5月11日,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获悉,贛州市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探索了一条适合赣南地区産業扶贫的“五个一”新路子,广大农村贫困人口享受了産業发展的福利,实现“造血式”脱贫。目前,全市累计培育新型农业主体4.03万家,其中,实现联结带贫的主体1.09万家。
选准一个産業。编制贫困村、贫困户扶贫産業规划,明确具体産業布局、规模、重点项目、扶贫措施等,因村因户制宜发展蔬菜、脐橙、畜禽水产、休闲农业等産業,构建“乡乡有特色産業、村村有扶贫项目、户户有增收门路”的産業扶贫格局。
打造一个龙头。围绕贫困村、贫困户特色産業发展,培育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引导带动贫困户发展扶贫産業。目前,全市累计培育新型农业主体4.03万家,其中实现联结带贫的主体1.09万家。
创新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坚持把贫困户嵌入到産業链上,推广“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等经营模式,通过有效的利益联结,引导和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産業。
培育一套服務體系。抓技術指導培訓,由縣(市、區)選派農技人員,“一對一”結對貧困村,“點對點”解決農業生産技術難題。積極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把培訓農民作爲“造血”脫貧的有效途徑,每年培訓貧困人口2萬人次以上。
贛州市“五个一”産業扶贫机制在全省进行了推广。下一步,贛州市将继续紧盯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着力巩固産業扶贫成果、提升産業扶贫质量、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
![]() |
十四五産業规划 | 氢能源産業规划 |
![]() |
![]() |
産業图谱 | 招商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