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從成都犀浦站到青城山站的C6111次列車上人流擁擠。不到30分鍾,所有旅客便可從成都直達都江堰和青城山。這一天,不僅是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十二周年,也是成灌鐵路開通十周年。
作爲全國首條市域鐵路,全長65公裏、起自成都站終到都江堰市青城山站的成灌鐵路在開建之初便承載著另一層重要意義--汶川特大地震後四川首個大型工程項目。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後,當時的鐵道部和四川省決定共同出資修建成都到都江堰鐵路,作爲四川災後重建的首個重大工程。同年9月28日,初步設計得到鐵道部批複;當年11月4日,成灌鐵路開工。
據介紹,從正式破土動工到全線貫通,成灌鐵路只用了18個月。16項自主創新技術讓這條鐵路成爲一條高科技風景線:全線采用了優化和創新的無砟軌道,這一技術填補了中國無砟軌道技術在時速200公裏市域或區域客運專線的空白;犀浦站同時連接成都地鐵2號線,是國內首個鐵路客運專線與地鐵無縫對接的車站;國內最先進聲屏障能讓居民安然入睡……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成灌鐵路的快速建成通車,極大鼓舞了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的士氣。“全線三分之二路段都采用高架橋的成灌鐵路,如彩虹淩空,爲沿線編織出破繭成蝶的彩色夢想。”
“當年,成灌鐵路的開通加速了都江堰旅遊市場的恢複和振興。”都江堰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长刘建华说,2009年都江堰市全年接待游客958万人次,旅遊综合收入共计42.08亿元。2011年,成灌铁路通车后一年,都江堰市全年接待游客1467.2万人次,实现旅遊综合收入63.3亿元。
據悉,作爲中國首條市域鐵路,成灌鐵路沿線的郫都、都江堰、彭州等縣市和成都市中心城區形成了以中轉客流和工作學習等日常出行相結合的通勤客流。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這條鐵路還形成了以購物、休閑、娛樂爲主的彈性客流和往返市域內各景點的旅遊客流。
“成灌鐵路爲國內市域鐵路的興起奠定了基礎,目前北京、上海、海口等城市均已開通市域鐵路,實現了中心城區與周邊地帶的高效連接。”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數據显示,十年来,成灌铁路累计发送旅客6570余万人次,自开通运营以来,列车开行对数由最初的18对增加至2020年的59对,平均发车间隔时间由最初的50分钟1班缩减至15分钟1班。
“這十年,可以說是西南高鐵發展最快的時期。”十年前曾擔任成灌鐵路首發司機的杜輝說,十年來,達成、成渝、蘭渝、西成、渝貴、成雅、成貴高鐵不斷加重加粗著西南高鐵的線條,“作爲一名動車司機,能夠在有生之年參與到祖國的高鐵事業之中,每每想起來,都倍感自豪。”
![]() |
![]() |
十四五産業规划 | 氢能源産業规划 |
![]() |
![]() |
産業图谱 | 招商代理 |